电车史话

1900
早于1881年,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及工商业的发展迅速,市民对于集体运输交通工具的需求甚殷,已有人提出兴办铁路的建议。于1901年8月29日,英国通过于香港岛兴办以电力推动的电车系统。
「香港电车电力有限公司」在英国成立,负责在香港建造及经营电车业务。
同年年底,「香港电力牵引有限公司」接管「香港电车电力有限公司」。于1910年,正式名为「香港电车有限公司」,并一直沿用至今。
路轨铺设工程开始进行,初期范围由坚尼地城至铜锣湾,为单向设计,其后扩建至筲箕湾。
首批电车共26辆,电车车身于英国制造,以组件形式运抵香港后再在本地工场装嵌。这批第一代电车全部为单层式设计,其中10辆为头等电车,车身中央是密封式,靠边直放两行长椅,而车头、尾部分则采用开放式设计,可载客32人。其余16辆为三等电车,车身是全开放式,两旁没有旁板,横放6排背对背长椅,可容纳48 人⋯⋯
首批电车共26辆,电车车身于英国制造,以组件形式运抵香港后再在本地工场装嵌。这批第一代电车全部为单层式设计,其中10辆为头等电车,车身中央是密封式,靠边直放两行长椅,而车头、尾部分则采用开放式设计,可载客32人。其余16辆为三等电车,车身是全开放式,两旁没有旁板,横放6排背对背长椅,可容纳48 人。

电车原拟分为三等,后来为方便运作,故只设头等和三等。当时的车资是头等一角,三等五仙。

1904年7月2日,16号车驶离车厂作试验性行驶,当时的公务局局长钟斯先生也有乘搭,经系统测试后,钟斯先生稍后即宣布电车可正式投入服务。

启用仪式于同年7月30日举行,当天上午10时,公务局局长夫人钟斯太太驾驶著首辆电车由电车车厂出发驶至军器厂街,她的儿子则沿途不断敲钟。车上并为嘉宾举行了鸡尾酒会,在一片欢乐气氛中,电车随即正式开始投入服务。
1901
1902
1903
1904
1910
电车的初期运作遭遇不少困难。首先是行人不理解电车只能依轨行走,不能绕过他们;有些人则因为好奇而聚集于车站,待车一停站便爬上车走一圈,对电车乘客造成滋扰。
此外,苦力们发觉把载着大量货物的两轮手推车推上钢轨,会比在凹凸不平的路上运送容易得多。他们对电车构成严重障碍,以致政府于1911年立例禁止非法擅用电车路,违者罚款二十元或入狱一个月。
为应付日益增加的乘客量,电车公司决定引入双层车卡。上层无盖,设公园式座椅。上层及三分之一的下层车厢划分为头等,其余则为三等。此类型电车为第二代电车,共10辆。
因上层无盖,乘客在下雨天时不能安坐,于是在上层加设帆布帐篷。此类型电车为第三代电车。
1910
1912
1913
1920
服务延伸至环绕跑马地马场边缘。
电车公司终止自行发电,改为向香港电灯有限公司购买所需的电力。电车上层开始装置永久性木质上盖,四边有帆布卷帘。
双轨铺设工程开始进行,连接铜锣湾至筲箕湾。
全密封式电车投入服务,上层为头等,下层为三等。这款新设计电车,上下层乘客均可获得更多空间,乘客更感舒适。此类型电车为第四代电车。
道路扩阔工程完成后,着手进行鲗鱼涌至筲箕湾的双轨铺设工程。
电车公司获准经营往来港岛及九龙之巴士业务。
1922
1923
1924
1925
1927
1928
1930
电车车身广告首次以横幅形式出现。
政府重新招标巴士之经营权,电车公司因未能成功投得此专利权,故最终将巴士售予中华巴士公司,结束了巴士业务。
采用气压煞车系统,以增强煞车效能。稍后闸门开关亦改由气压操作。
1930
1933
1938
1940
日军袭港,香港沦陷,电车只能作有限度运作。当时,只余下12辆电车仍可维持服务,行驶铜锣湾至上环街市。
经过三年零八个月的日军袭港,全数109辆电车仍然能保存,但当时只有15辆电车可维持服务。于1945年10月,可服务的电车数目增至40辆。
和平后,在8月市面行走的电车回升至63辆。
8月,电车路线全面双线行车。
1941
1945
1946
1949
1950
电车公司重新设计并开始自行组装电车车身。外形与第四代电车相似,但车身更为流线型,而120号电车现时还在行走。此类型电车为第五代电车。
电车公司扩建铜锣湾罗素街车厂(重新命名为霎东街车厂)。
北角至屈地街线投入服务,以纾缓筲箕湾线的挤迫。
车队数目增至146辆。
1950
1951
1953
1956
1960
为应付日益增加的乘客量,电车公司引入单层拖卡。拖卡是附设于普通双层电车后面,作头等车厢之用,可载36人。
由于广受乘客接受,当时车队中共有22辆单层拖卡投入服务。最后,单层拖卡于1982年全部退出车队。
1965
1966
1970
一辆电车的车身可分为八个广告区域,分别出租给不同广告用户,故此一辆电车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广告。
开始聘用女售票员及女车长。
取消车厢的等级制度。
九龙仓集团有限公司收购香港电车有限公司,成为集团旗下运输服务之一员。
收费钱箱引入车队,设于车头司机位旁,乘客须自备辅币,不设找赎。而车尾则装有旋转门栅。大部分售票员都被训练成为车长。
1970
1971
1972
1974
1976
1980
单层拖卡及售票员制度被废除。
电车公司在车厢内作出多项改善,而此类型电车为第六代电车:

  • 下层车尾的电阻箱,改放于车顶前端;
  • 上层的木制座椅改为硬塑胶椅;
  • 加阔上落梯级;
  • 照明系统改用光管。
同年,第一辆充满怀旧气息的古董电车(车号28)建成,供公众、游客租用作私人派对或宣传用途。古董电车的上层为半开篷式设计,设有沙发;晚上行驶时, 车上的小灯泡亮起,更亮丽夺目。
再建造多一辆古董电车(车号128)。
为配合该区发展,霎东街车厂被拆卸,成为现时的购物热点-时代广场;而电车公司新车厂则分别位于屈地街(西厂)和西湾河(东厂),并沿用至今。
1982
1986
1987
1989
1990
广告用户可租用整个电车车身作广告宣传。
电车公司建造了两辆双层电车售予英国。

取消「撬路员」的运作,采用自动化的转轨系统。
于1990年代开始,电车公司为提高服务质素,进行多项的改善工程,包括:

  • 在登车处及下车处的平台采用了新的地板物料,由原来的木板改为金属地板;
  • 从澳洲购入新的避震系统,以令行车更稳定;
  • 新的齿轮系统和安装于车底的「隔音裙」,以助减低噪音。
为改善车厢环境,电车上层天花增高一吋半。
1990
1992
1993
1994
2000
10 月24日,「千禧电车」面世,该款电车的设计及整个制作过程皆在香港进行,由电车公司工程部负责。车身采用铝合金,而铝合金的优点是强度及持久性较高,使车身结构更加坚固。
香港电车庆祝投入服务100周年。
2000
2004
2010
11 月28日,第七代电车面世。这是一辆结合现代内部设计与传统车身外貌的电车。此改装亦令电车传统形象得以保存。
香港电车推出采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实时定位系统,这是香港第一个地面的实时定位系统。该系统能有助调度,以增加电车效率及避免电车龙。

利用实时定位系统,香港电车网页的流动版及桌面版均引入「实时电车到站」功能,并于所有电车站安装QR码。乘客可得知下三班电车之目的地及尚余到达时间,以及有关服务受阻之即时特别资讯。透过「实时电车到站」功能,乘客肯定可更容易地安排旅程。
香港电车服务香港110周年,庆祝重要里程碑。
香港电车首次荣获世界知名旅游网站TripAdvisor颁发之「2014年度优等证书」。获颁优等证书的企业或机构,均在过去一年持续获得由TripAdvisor 网上旅客给予的出色评价,获各地旅客公认提供优质服务,令他们得到宾至如归的旅游体验。
1月15日,香港电车于屈地街电车厂举行「电车全景游」启动礼。参与「电车全景游」,登上以1920年代样式设计、拥有开放式上层与怀旧古典下层车厢的复古电车,享受一小时奇妙之旅。随着电车穿梭城市街道,乘客可选择八种不同语言的语音导赏服务,沿道为乘客介绍香港城市古今面貌的变迁及有趣景点。除此之外,电车上亦会播放比较香港今昔的录像片段,怀旧角落亦展示古老照片及电车纪念品。
5月26日,香港电车展开了一个全新的宣传活动,以「笑声笑声 满载叮叮」为活动口号,展示市民与「叮叮」共同创造的快乐回忆。除了透过网上宣传,在电车车身和电车站亦有展示全新标志,并且加入了其他开心插图和香港具代表性的元素。
香港电车庆祝115周年,推出了一系列以「叮点爱.穿越115载」为主题的精彩活动及品牌联乘产品,希望与市民和旅客回味115载的岁月人情,见证「笑声笑声 满载叮叮」的喜悦。
2011
2012
2014
2016
2017
2019
RATP Dev Group 成员 | 「电车全景游」为 Extrapolitan 成员 | 版权所有 © 香港电车有限公司